律師提醒:房產維權,這些事項需注意!
隨著近年買房租房的人越來越多,關于房產的維權糾紛問題也越來越多。房產領域的消費者在維權過程中通常會遇到諸多問題:調查取證困難、維權成本高、信息不對稱,處于被動地位、消費維權存在法律漏洞及法律法規的沖突、隱性侵權、違法行政和司法不公等。
現在,人們的維權意識和法律意識都越來越強,很多消費者在碰到問題時往往拿起法律武器,通過訴訟途徑維護自身的權益,這無疑是社會的進步。但法律是一把雙刃劍,如果不能合理地運用法律武器,有時它不但達不到維護自身權益的目的,相反可能還會傷及自身。
在此,張家界律師提醒消費者,在房產領域維權的活動中需要注意以下幾點:
一、要立足于解決問題,不要輕易起訴訟,以免因小失大。對于解決問題而言,如果能協商解決,對雙方都有利,除非萬不得已,不要輕易起訴訟。訴訟是有風險的,訴訟請求不當、證據不足、對法律的不同理解等,都可能導致敗訴。有的雖然勝訴了,但所花費的時間、精力、費用等已遠遠超過了所要爭取的利益,顯然是得不償失的。
二、要注意保留、搜集相關的證據。掌握充分、可靠的證據是勝訴的保證。即使沒有涉訴,掌握開發商違約的充分、可靠的證據,也會使自己在和開發商的談判中處于有利的地位。因此,在整個交易的過程中,消費者都應該注意保留和收集一切能夠證明事實的相關證據。
三、要注意分清不同的法律關系。現在,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房時,大部分都采取銀行按揭的方式,通過銀行貸款購房。這里既有消費者和開發商的房屋買賣合同關系,也有消費者和銀行的借款合同關系,二者既相互聯系,也是各自獨立的法律關系。對這兩種關系,很多消費者處理不好。有的消費者因為和開發商產生糾紛,就拒絕向銀行償還貸款。這在法律上是不同的法律關系,如果因此發生訟爭,銀行起訴消費者,消費者將會敗訴。因此,消費者無論遇到什么樣的糾紛,一般來說,應盡可能就事論事,不要令矛盾激化或擴大。
四、要理智、冷靜、善意地考量彼此的權利、義務。在消費者和開發商發生紛爭時,即使是開發商的過錯,消費者也有義務合理、善意地采取措施,防止損失進一步擴大,法律上對此有明確的規定。因此,消費者和開發商發生糾紛時,不能只揪住對方的責任不放,也要看到自己應該履行的義務,以理智、冷靜、善意的態度處理彼此的紛爭。